名家写了什么书法字,硬笔书法买谁的字帖比较好呢?
不建议你选择当代的所谓“硬笔书法大家”的硬笔字帖,建议你选择比较好的、经过时间检验的小楷字帖练习。这里,给你推荐一本适合练习硬笔的字帖——吴玉如老先生1931写的乐毅论。
练习时要注意的以下事项:
一是,在书写工具选择上,最好用1.0的中性笔,也可以用0.7的中性笔,0.5的就不要用。
二是,在学习方法上,要注意通篇学习,逐字临摹,将字形结构熟记于胸,做到胸有成竹。
三是,坚持,并且中途不要随意更换其他字帖。只要方法对路,坚持两三个月你的字就会发生脱胎换骨般的变化。
有人认为梁启超的书法水平比康有为的要高?
我也赞成他们的观点!为什么呢?
康有为的书法大量汲取了《石门颂》的意趣,主要以“草绳状”平长弧线为基调,兼以篆镏圆转,善用长锋创造出独特的粗浑、拙雄的线条奇观,在清末书坛独具一格。但字如其人,太过“霸王风月”了!缺点就是侧重气势,火气太重,宜赏不宜学。
而梁启超的书法初崇唐楷,后又主攻魏碑及汉代隶书,其北碑理论虽然深受其师康有为影响,却能“泄霸气,增雅气”。故梁启超的书法,属于典型的学者书法,法度严谨,端庄清雅中,自具有一股超然的“书卷”之气,诚雅俗共赏之。
由此看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梁启超的书法比他的老师康南海略高半筹矣!
大家对这位中书协会员杨勇的题字怎么看?
我认为还是不错的,当代公司名最好题简化字。艺术类学术类的可以题繁体字。
著名书法家的故事一百字左右?
王羲之教子习书法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工草书隶书,也善画画儿。他七八岁时始学书法,师承父亲。有一次,王羲之看献之正聚精会神地练习书法,便悄悄走到背后,突然伸手去抽献之手中的毛笔,献之握笔很牢,没被抽掉。父亲很高兴,夸赞道:“此儿后当复有大名。”小献之听后心中沾沾自喜。还有一次,羲之的一位朋友让献之在扇子上写字,献之挥笔便写,突然笔落扇上,把字污染了,小献之灵机一动,一只小牛栩栩如生于扇面上。再加上众人对献之书法绘画赞不绝口,小献之滋长了骄傲情绪。献之的父母看此情景,若有所思……
一天,小献之问母亲郗氏:“我只要再写上三年就行了吧?”妈妈摇摇头。“五年总行了吧?”妈妈又摇摇头。献之急了,冲着妈妈说:“那您说究竟要多长时间?”“你要记住,写完院里这18缸水,你的字才会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会站得直立得稳。”献之一回头,原来父亲站在了他的背后。王献之心中不服,啥都没说,一咬牙又练了5年,把一大堆写好的字给父亲看,希望听到几句表扬的话。谁知,王羲之一张张掀过,一个劲地摇头。掀到一个“大”字,父亲现出了较满意的表情,随手在“大”字下填了一个点,然后把字稿全部退还给献之。
小献之心中仍然不服,又将全部习字抱给母亲看,并说:“我又练了5 年,并且是完全按照父亲的字样练的。您仔细看看,我和父亲的字还有什么不同?”母亲果然认真地看了3天,最后指着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个点儿,叹了口气说:“吾儿磨尽三缸水,惟有一点似羲之。”
献之听后泄气了,有气无力地说:“难啊!这样下去,啥时候才能有好结果呢?”母亲见他的骄气已经消尽了,就鼓励他说:“孩子,只要功夫深,就没有过不去的河、翻不过的山。你只要像这几年一样坚持不懈地练下去,就一定会达到目的的!”
献之听完后深受感动,又锲而不舍地练下去。功夫不负有心人,献之练字用尽了18大缸水,在书法上突飞猛进。后来,王献之的字也到了力透纸背、炉火纯青的程度,他的字和王羲之的字并列,被人们称为“二王”。
关于【名家写了什么书法字】和【硬笔书法买谁的字帖比较好呢】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