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作书法字帖表情,科技会杀死中国书法吗?
如果有人问你:“多久没用笔写字了?”很多人都会下意识愣一下。是啊,我们已经习惯在电脑、手机上打字,或者直接发送语音、表情包,偶尔拿起笔,还老提笔忘字。
大年初四,央视一套《开讲啦》在春节特别策划了“传承·创新”系列节目,其中有一讲,请的是杭州的书法家、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陈振濂,聊了聊汉字和书法。这期节目在网络上,引来强烈反响。
虽然节目只有短短40分钟,但现场录制长达两个多小时,陈老师其实还有不少未尽之言和幕后故事,我们就请他来给钱报读者开个小灶吧。
看过那期节目的观众都记得,他现场写了一个“福”字,他可是年年都给钱报读者写福的呢。
学习书法
其实是学习审美
节目里,陈老师一开讲就抛出一个问题:你是在书写还是在拼写?问倒了一片观众。
在互联网时代,拼写正在代替书写,但同时也带来一个问题:“汉字在记忆里边的第一要素,变成了abcd的字母,而不是点横撇捺的笔顺。”
我们偶尔会遇到提笔忘字的尴尬,陈振濂说,这是因为缺少书写的过程,导致汉字的文化内涵容易被遗忘。
陈振濂用“台”、“信”字的演变举了例子。从秦代睡虎地简体、汉威武王莽新简、马王堆帛书,到钢笔字、印刷体和拼音,观众可以很直观地了解到,中国古人在造字时的意境、文化背景和审美信息。
“在书法里,你能看到一些人,庄重或飘逸。但是到了印刷体,就没有了。机械线把文化背景被抽掉了。”
他说,书法是传递审美的方式,书法家们看字不是字,而是把它当作一个很美的造型,很漂亮的一段舞蹈,很好的一段乐章,每一笔线条都是能被欣赏的。
那么,书法是否会没落?陈振濂的看法是乐观的,“面对科技,书法的实用功能在降低,但审美功能会增强。”并且,书法有着庞大的群众基础。
演讲激起了现场的学习热情,如何让学习书法变得有趣,成了观众最关注的问题。
陈振濂的建议是“培养孩子的审美”。在书法教育中,大部分老师仅仅是指导写字的技术——就是要把字写端正,笔划写挺拔;而对于字体审美的培养是有缺陷的。他建议去书店多买一些字帖,在欣赏过程中体会它们各自的特点。
汉字是中国文化之根
要继续提倡书写
这次上央视开讲,陈振濂称很突然,受邀后几乎没什么准备时间。
“节目组说,希望主题围绕书画。我给了他们两个选择,第一是按照美术的方式来说书画;第二是书法和汉字横跨的概念,暂时不说画的内容。其实我个人也觉得,汉字文化是最好的主题,不仅仅把书法当成一个艺术来对待,而是站在人文、汉字、国学的角度去综合看。”
节目中的观点,他也在全国人大上多次提出。比如说,“汉字从书写变成拼写,其实对传统文化是个腰斩。”他一直在建议,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根,要继续提倡书写。
节目播出以后,好多朋友给陈振濂发消息。有个朋友说,从现在开始,他要劝说身边人多用笔画,少用拼音。“看起来大家高度认同这些观点,触动蛮大的。”陈振濂说。
“现在的孩子被植入的汉字第一印象就是拼音,写字的笔顺、多一笔少一笔越来越不重要了,提笔忘字就跟这个有关系。”他呼吁小孩子在幼儿园学写字,先从笔顺开始,每个学期学多少字的任务,倒是可以减一些。现在的电子产品里,他也觉得应该有更适应中国汉字的软件与设备。
“时代在变,过去我们把拼音当桥梁拐杖,现在变成了写字的最主要方法,如果再不坚持书写汉字,当人工智能的语音识别系统建立起来以后,我们连拼音都不用打了,那汉字也就马上没有了。”
说到底,最核心的问题在于汉字和文化之间,关系紧密。
“英文、俄文、日语全都是音的文字,只有汉字是形的文字,里面承载着我们的文化密码。如果因为一味追求效率而被抛弃,长久以后文明也会断掉。”
在一个迷茫又无助的时候?
人在低谷的时候,总有孤单无助,可为了能够重新站起来,成就更好的自己,我们依旧踏上征途。哪怕单枪匹马,无惧山高路远,只要出发,终能抵达,熬过去是庆幸,熬不过去是经历,重要的是调整好心态,重新开始规划以后的出路,认准目标勇往直前,命运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看自己如何把握了,但愿每个在低谷的人都能茁壮成长
会写字就是书法家吗?
我是一人。这句话是错误的,说反了。
写字就是书法,书法说到底是写字,这两句话意思很大的不同。尤其是在我们当代这两句话差异极大。
写字就是书法,可是现在很多人看轻了书法,只要是写字,甚至是只要是字就算是书法。现在很多书法家看轻了书法就是因为理解错了这句话。
我们当代很多已经成名的“书法家们”,通过各种方式成名,真正的展示出,只要是字就能够算是书法。
看一看书圣王羲之传播最广的画像压压惊,以下可能会受到惊吓。
举几个成名的“书法家”例子,他们认为只要能够算是字,就算是书法。
如下沃兴华的字,注意这是一个开过书法展的人的字。
又比如曾翔,下图是他所开的“小楷书法展”中的字。
上面两位还算是字,有些书法家甚至不是写字只要有墨就算是书法。
拿个针管喷出墨就算是书法,这样的“书法家”现在还是存在的。
单单说写字不是书法,认真写字,有法则的写字,写有美感的字才是书法。
一人有感书法说到底是写字,这句话大概要王羲之、颜真卿、赵孟頫大家说出来更具有公信力。
我们现在,有些人太不把书法当回事,只是想靠书法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有些人又太把书法捧得过高,走火入魔忘记了书法说到底是写字。
有时候思考书法到底是什么,会有一种:自己是迷途中的小书童的感觉。书法到底是什么没必要每天都想,每天要拿毛笔写一写。
书法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喜欢书法,喜欢练字,喜欢推敲研习历代大家的字。
以我仅有的知识,尽可能地客观求真。
能力有限,也有一定的取舍。如有补充,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一起进步。
我是一人,喜欢书画和艺术相关,关注我。
一定要写得和字帖一模一样才算好吗?
谈下个人对于学书法的理解。我认为,学习书法,目的大概有两个:一是继承传统,愉悦自己。二是创新提升,丰富内涵。书法,从甲骨文、钟鼎文、小篆、大篆、隶书、草书到楷书的演变过程中,涌现了许多不同朝代不冋时期的书法家,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书体,出现万他们具有代表性的法帖,供后人学习。作为初学者,开始临帖,首先追求“形似”,并在此基础上追求“神似”,做到形神兼备,就已经成功了。但是如果停留在此处,学得很像,还是不够,必须或者自然融入书家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修养,便会从学得像中解脱出来,融入了自己的理解、追求。这才是学习书法最终的境界!所以说,学得一模一样,是别人的,不是你自己的东西。像学得像固然好但不是最好的、终极的,因为那不是你个人的!
分享几幅书法习作,多指导!
关于【如何制作书法字帖表情】和【科技会杀死中国书法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