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专注字画产品质量有保 售后7×24小时服务
24小时咨询热线:4006666666
联系我们
爱雅斋字画有限公司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6666666
地址 :中国·北京
联系人:陈经理
您的位置: 首页>>热门话题>>正文
热门话题

书法纵横杂志是什么(书法中的笔法到底是什么)

时间:2023-10-29 作者:admin666ss 点击:

今天给各位分享关于【书法纵横杂志是什么】,以及【书法中的笔法到底是什么】的知识点。如果您能从中获取启发,那就是我们开心的事了,现在开始吧!

书法纵横杂志是什么,书法中的笔法到底是什么?

笔法是一种把毛笔变成书法的技法,是一种把普通毛笔字变成活的、精妙的、反映天人合一深奥意蕴的用笔方法,是一种变俗书为法书的根本大法。

中国人用毛笔写字约有三千多年了,但那时没有笔法,只有写法,因为纸张还未发明。

笔法是在一千多年的用笔实践中,最后在东汉纸张普及后升华成熟的,彼时出现了草圣张芝,人们像疯了似的学笔法,因为这个笔法很难,但又非常吸引人。之前的一千年是笔法草创期,以后的二千多年来,人们都把笔法当秘诀,纷纷求之而难得。历代能得到笔法成为书法家的人,屈指可数。所以不要把古代传下来的不得笔法的书写,以及现在那些不懂笔法的毛笔字书写,都当作书法。

那么究竟什么是笔法?如何区分书法和书写?

这个简单而又深奥的艺术问题已经折腾人们二千多年了,这么多年来书论无数,只有宋代米芾说明白了。

米芾说:学书贵弄翰。又说:书非以使毫。

只用了两句话,老米就把书法与书写的本质区别说清楚了:弄翰,就是按笔法写,就是书法。使毫,就是无笔法写,就是书写。

那么怎样才能弄翰?就是做到按笔法写出书法?又是怎样才能区分一般的不按笔法的书写?

米芾又说明了两种区别:笔画写得“细如髭发亦圆”,是笔法。写得“粗如椽亦扁”,不得笔法。

宋代人早就说过了,笔画写圆,就是笔法,为什么又是一千年来,很少有人懂笔法呢?

还是一个对书法的理解问题,一般人都以为把毛笔字写端正了,写好看了才是书法,不知这样仅仅是书写,看起来漂亮的毛笔字,如馆阁体、写经体、唐楷体,只是应用字,离书法还有十万八千里呢!

明白了笔法原理,运腕中锋用笔,把笔画写圆了,把字写活、写出变化来,就是笔法!

如何正确评价一件草书作品?

常规要求(1、动态平衡 写草书字不能写成四平八稳, 要打破平衡,让字的某一部分欹侧, 另一部分要通过处理,使整体上达到一个新的平衡。 以增加强草书的动态姿势。 2、呼应顾盼 呼应是指笔势前后承接关系, 顾盼是指一个字的某一部分之间的朝楫迎让。 也就是不要顾及偏向压制一部分或者另一部分, 要坦然和平共处。 3、欹侧取势 草书在结构上可以大胆地取侧势、取险势, 力求观赏的艺术性效果。要追求动的感势很要紧。 4、参差错落 左右结构的字要有意伸缩, 一放一敛,打破均衡的死板局面, 使字变得参差错落,奇趣横生。5、 疏密对比 “疏可走马,密不透风”, 在行草书中的空间布局更加如此。 但不一定,要注意,笔法熟练,用笔得当, 要“极贵自然”不要刻意强求做作。 要使的部分提得起,放的下。 6、上下开合 开与合用于左右结构的字, 所以开合与欹侧是有联系的。 通过开合可以使字呈现趣味。 7、迎让穿插 如果字的一部分较宽, 另一部分要以笔画适当穿插其中, 使得两部分组合在一起, 以朝辑迎让、为不侵占对方的和谐状态。 8、简洁洗练 草书可化多为少,删繁就简, 结构要变化,简洁洗练。减少书写强度。9、 变化多姿 艺术最忌讳雷同模仿,要讲究变化。 同一笔画要有轻重长短、曲折、俯仰之变化。 同一偏旁部首重复时,笔画要各具姿态, 这样才能显示出艺术效果。 10、收敛有度 收即把笔画缩短或者要有变细, 放则反之。这与“呼应顾盼”、“迎让穿插”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要举一反三,灵活应用。目的主要就是形成对比、差异效果。)不在我评之内,那是基本要求。草书应从下面宜忌评价优劣:

1、以点书不参行楷,转折收缩不背篆隶为正

2、妙品应刚柔交济,柔如金铁流,劲若蛟龙强

3、臻品应珠圆玉润。

忌:

1、贪秀则脆,好奇则野

2、内满则滞,骨立则枯

3、刚胜易肆,柔胜易驰

以上宜忌提炼自王羲之家藏《草书要领》书籍前言,以飨书友,不敢独享。

寥寥数语宛如照妖镜,

让伪草书家无处遁形。

下面上传三幅学员习作:

赵孟頫倡导二王的书法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赵孟頫倡导学魏晋“二王”,具体表现在极力推崇王羲之的《兰亭序》,他认为《兰亭序》法度、神韵皆备,故对王羲之的《兰亭序》下足功夫。有史书记载,他临摹《兰亭序》多达上万本,也有说他临摹达数百种,现传下来的赵孟頫临《兰亭序》也多达十余种版本。如图一至图五为赵孟頫临《兰亭序》的不同版本。

赵孟頫更崇尚《定武兰亭序》。唐太宗得《兰亭序》真迹,命欧阳询临摹,根据摹本临拓刻石,战乱中石碑遗失,北宋时又发现了此碑,并置于定州州治(定武),故称此石刻及其拓本为“定武兰亭”或“定武石刻”。在大德三年(公元1310年),当五十七岁的赵孟頫得到了定武兰亭帖拓本时,大喜过望,曾先后为之题跋十三次。在跋语中说:“古今言书者以右军为最善,评右军之书者以禊帖为最善,真迹既亡,其刻石者以定武为最。”

赵孟頫竟会如此崇尚定武兰亭帖拓本,一定有他的独到见解,可惜无从考证。也许是他认为其他后世所传《兰亭序》皆为唐以后辗转勾摹,笔墨气韵渐去原迹。

书法纵横杂志是什么(书法中的笔法到底是什么) 热门话题

现以“定武”、“冯承素”和“赵临苏博本”为例,以“永和”两字作一比较:如图六为《定武兰亭序》、图七为《冯承素兰亭序》、图八为赵孟頫临本《兰亭序》(苏博本)。从三图看,图六字体最为规矩,也许碑刻缘故,笔法、笔势不明显;图七结体灵动飘逸、点画书写自然,笔法、笔势明显;图八结体居于两者之间,这也许是赵孟頫认为《冯承素兰亭序》勾摹有失原迹;也许是如有人所说,大凡书法大家如欧阳询、赵孟頫等临《兰亭序》注重神似,而忽视形,而冯承素虽不是书法大家,但勾摹一流,故忠于原帖,形神兼备。

无论属于何种情况,但赵孟頫的临本,可谓笔法精到,一笔不苟,虽从规矩中来,却无一毫窘束之意,犹如神仙蜕骨,王羲之再世。(以下图片来自网络)

张瑞年是国家一级书法家吗?

张瑞年,字丰雪,卧牛斋主,寿光高阜张家。生于静山之侧,具水之畔。档案学本科,历史学学士,哲学研究生,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社会艺术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会员,山东圣邦美术院副院长,静山书院院长,静山书画研究院院长,《文学纵横》编委会主任,青岛西海岸新区圣海文化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潍坊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书法师。

关于【书法纵横杂志是什么】和【书法中的笔法到底是什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