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字怎么写毛笔书法,还是买印刷的好?
“手写春联”与“印刷春联”有着本质的区别。从文化和年味两方面来讲,就能看出截然不同的结果。
我坚持自己写春联已经二十多年了。每年写出的春联,感觉都不一样,刚开始稚嫩,现在纯熟,对“春联”文化的理解也逐年提高。
“春联”作为千百年来流传至今的一种习俗,蕴含着人们对一年又一年的憧憬与希望,寄托着对各种情感的影射。而且还跟随时代大环境的变迁,写出不同寓意的春联。下面我从几个方面谈一下:
1、对联上下联及横批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对联上联与下联的意思是相近的,是从不同角度去阐述祝福或辞旧迎新的意思。比如:五湖四海皆春色,万水千山尽得辉,万象更新。又比如:福星高照全家福,春光耀辉满堂春,春意盎然。上下联每对词性都相近,和横批又高度契合。
2、对联毕竟是从古法诗词中传承过来的,讲究右为尊为上,左为次为下,所以贴春联时,右边为上联,左边为下联。写横批时,也是从右往左写。当然现代讲究已经多样化,很多古法已不遵循了。
3、对联中也讲究韵律的平仄关系,一幅对联,上下联平起仄收,相对的词也是上平下仄。现在一般使用汉词拼音中的一声、两声为平声,三声、四声为仄声。不过我们大多手写的春联也是从网上和书籍中找的现成对联,也就不用考虑了,但自编对联时要注意了。
4、过年时,只有看到有人在准备笔、墨、纸、砚书写春联时,浓浓的墨香味才有浓浓的年味。笔为毛笔,墨为黑墨汁(当然也有个别金粉),纸为红纸增添喜庆。楷体、隶书、草书、篆书、行书兼可,长期实践中,以行书为主。
以上是手写春联的一些特点,印刷体的春联虽然和手写春联基本上相似,但缺少了许多。
1、印刷体春联过于程式化。印刷体故名思义,是商家请书家写出几幅字,然后大量印刷去售卖,或者直接是电脑里的字体拼接而成,看起来确实美观,没有一点暇玼,但千篇一律,都一个样。
2、印刷体春联不赋予变化。印刷体春联看不见笔锋的变化,字的大小、虚实、飞白等,全部相同,过于呆板死滞,没一点变化,更看不到书写者运笔的过程,是高度雷同的艺术字,这一旦书写者是做不到的。
3、印刷体春联用纸好价格昂贵。印刷体春联往往用的不是柔软的宣纸,而是光硬的印刷纸,没有宣纸的韧性与柔软,易破,但价格却要昂贵,一幅印刷体春联也要卖20元左右。手写春联都免费送人了。
我今年大概写了上千幅对联,二十多年来也从来没买过春联。以上是我对两种“春联”的一点看法,有不足之处,请多多指教,欢迎留言交流。
顺便附上我写的部分春联和自编春联,请批评指正,同时也希望大家都能自己写春联,大兴自己写春联之风,好坏先不说,既增加了年味又练习了书法。
用繁体字书写的春联好还是简体字书写的好?
感谢邀答。
我认为写对联用繁体字写更好一些。
在书法上字体笔划越少的字越不好写,繁体字相对简化字而言笔划较多,写起来更容易把握和调整字体的结构,使写出来的字显得更加丰满、大气、霸气,有着王者之风,让人看上去很舒服。而简化字笔划少,写出来的字相对显得比较单薄,缺乏王者风范。
所以写对联用繁体字更为合适、抢眼。
欣赏的整体水平是在初级阶段还是在高级阶段阶段?
谢谢受邀!
我想说一下我的看法,现欣赏书法的群体虽然较大,也就是人数多,但占整体国民中的比例较小,并且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大家可从各地市县每一年组织的书画展中可以看出,有的可以说是门可罗雀!而反不如七八十年代,每有书画展活动,观展的人熙熙攘攘。其主要原因现代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忙于挣钱,较浮躁,静不下心。就体欣赏水平而言,除一少部分爱好者外,多数还处于初级欣赏水平阶段,不然也不会出现那么多丑书和丑角哗众取宠。
书法艺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应当发扬光大,既要继承又要创新,积极培养青少年的兴趣和爱好!不能泯失在以后几代人手中。
怎样使毛笔字变亮?
墨汁亮在于里面的胶,胶大了就亮,如果您用墨汁,就可以挑选一些胶大粘稠的,但是写起来会比较滞涩,看个人喜好吧。
研墨的话就尽量选油烟,不同配料可能光泽度出来也会不同,在选择时候可以多拿几种,同时比较墨块的切面,选最亮的就好。
不过个人建议,太亮的其实并不代表好,尤其是现代的墨汁,里面都是化学胶,写完之后不易保存。且对于整体作品气息来讲会有点太跳,修复里面讲的“賊光”就差不多是这种感觉。
关于【黑字怎么写毛笔书法】和【还是买印刷的好】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