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专注字画产品质量有保 售后7×24小时服务
24小时咨询热线:4006666666
联系我们
爱雅斋字画有限公司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6666666
地址 :中国·北京
联系人:陈经理
您的位置: 首页>>热门话题>>正文
热门话题

敦煌汉简书法怎么写(敦煌博物馆标志)

时间:2023-10-29 作者:admin666ss 点击:

今天给各位分享关于【敦煌汉简书法怎么】,以及【敦煌博物馆标志】的知识点。如果您能从中获取启发,那就是我们开心的事了,现在开始吧!

敦煌汉简书法怎么写,敦煌博物馆标志?

敦煌博物馆现藏文物达4000多件。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重点展出: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即第17窟)文书。

第二部分重点展出:汉、三国、晋、隋、唐等时期墓葬出土的文物,主要是石碑、石塔、陶盒、陶鼎、镇墓兽、莲花砖、麒麟砖等。其中麒麟砖最为罕见。这是一种高浮雕阳刻,麒麟四蹄凌空,犹如奔腾的骏马昂首嘶鸣。

第三部分重点展出:丝绸锦缎、绢、纱、罗等实物,给"丝绸之路"提供了充分的实物和参证。另外,还展出了"汉简"以及铁、铜工具和兵器,为研究中、西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其中,敦煌历史文物展室2个,展出本地出土收集的珍贵文物2000多件,时代自原始社会至清末,包括各种陶器、写经、货币、石磨、木哭器、砖瓦、铜器、丝绸、珠玉等;汉代长城展以介绍在敦煌境内的汉长城遗址为主,陈列出土的汉简、麻纸、大麦、谷子,烽火台使用的大炬、小炬实物以及汉长城遗址模型;名人书画展室,以敦煌之名人、书画家所留墨迹为主。其中有著名的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和举世罕见的藏文写经,珍贵的古代地理、气象、军事写本等,都是镇馆之宝。

古写经里就有无与無通用吗?

东汉《說文》就收录了「无」,是「無」的「奇字」

什么叫「奇字」呢?就是汉王莽时期官方审定颁布的「六体」之一:

《说文解字·序》:及亡新居摄,使大司空甄丰等校文书之部。自以为应制作,颇改定古文。时有六书:一曰古文,孔子壁中书也。二曰奇字,即古文而异也。三曰篆书,即小篆。四曰左书,即秦隶书。秦始皇帝使下杜人程邈所作也。五曰缪篆,所以摹印也。六曰鸟虫书,所以书幡信也。

「奇字」说简单一点就是从先秦传下来的古异体字。因为汉代通行的文字隶书,认识先秦古文字的人并不多。

既然是传抄,就可能发生传抄错误,讹变,所以这类古文字奇形怪状,很多并不标准,今天我们称其称为【传抄古文字】。

【传抄古文字】中「无」大多时候视作「無」的简体:

引自:傳抄古文字編(綫裝書局),冊頁.行:中598.1、下1273.3、下1272.5

「无」这个字,最早的传世文献用法,可以追溯到中国最古老的传世文献《易经》,

引自:《王力古汉语字典》,第423页

【无咎、无妄】是《易经》中常见熟语,如:

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无妄,行有眚,无攸利。 象曰:无妄之行,穷之灾也所以,从传世文献的记载来看,「无」字被当做「無」的简体字使用非常早,应该是在先秦就有这种用法。这一点无疑能得到出土文献的证明:简体「无」的使用,目前的出土文献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的《睡虎地秦简》:引自:睡虎地秦簡文字編(文物出版社),頁.行:90.6、189.8我们来看原始简牍是怎样的,两个「无」字出自【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为吏之道】的文本性质,相当于当时秦国的【两学一做心得体会】或者说【当官指南】看不清楚放大一点,两个「无」的句子是:

「能审行此,无官不治,无志不彻,为人上则明,为人下则圣。」

【睡虎地秦简整理小组】就将这里的「无」释为「無」

引自: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 (1978). 睡虎地秦墓竹简. 文物出版社.页84、169所以,这两片简牍可以毫无疑问的证明:「无」在战国时代,就被当做是「無」的简体字使用。

-----------------------------------------------------------------------------

题主另外问了两个问题:古写经里就有“无”与“無”通用吗?汉简里也有“无”吗?

写经指的是佛经吗?好比:南无(無)阿弥陀佛。那么这个答案是肯定的,佛经中「无、無」通用很常见。

我下肯定的结论,当然是言必有证,比如在出土的敦煌佛经抄本中,「无、無」通用非常常见:

图引自:天津艺术博物馆收藏敦煌文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册1,页43、46

我收集很多敦煌文献,经常没事就看敦煌佛经、契约、信件抄本,感受一下一千多年以前古人的生活,其实今天很多简化字都是「述而不作」,古人也用。

总之多如牛毛,我不 一一列举,专攻敦煌文字学的学者黄征先生的归纳如下:

敦煌汉简书法怎么写(敦煌博物馆标志) 热门话题

引自:黄征. (2005). 敦煌俗字典. 上海教育出版社.,也页431另外,第二个问题也是肯定的,汉简中「无、無」通用也常见:

比如长沙汉墓出土的马王堆帛书、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孙膑兵法

引自:徐中舒. (1985). 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第904页

以上字典是二级文献,原始简牍我就不不一一引证了。

总之,以上结论都是可靠的,都是得到一级文献证明,我都验证看过的。

最后,总结一下从秦代开始的出土文献上「无」字字形的演变脉络:

古丝绸之路标志?

敦煌悬泉汉简的记载和河西出土文物透露了汉代重视天马轻视骆驼的原因。

汉代张骞通西域后,骆驼被逐步引进汉地,其作为外来“奇畜”不为人知与熟悉,也缺少相应精湛造型的艺术品,与唐代出现的大量骆驼文物相比,汉代骆驼文物寥寥无几,因而汉代人们梦幻的天马成为真实的外来引进物种,代替真实的骆驼成为了充满想象的神奇动物。

可见汉代丝绸之路真正的标识符号应是天马而不是骆驼。

如何评价兰州火车站的题字?

大家好!我是翰墨书道。看到这个问题,想起了自己过去差一点没有进入广告装潢界的经历,昨天在家还翻看了一本广告标志设计图案的书。不请自来,试做回答。

广告设计包括景观设计使用书法一般和书法艺术要求不一样。但如果采用艺术性高的字做为广告或景观设计用作品当然最好,也不乏类似例子,如店铺字号招牌的等。但带有地方特色的广告或景观用字也一样大受欢迎,只不过只是在一方而已。不过这类书法题字只采用地方名家的书法,他的优点在于有亲切感和符合当地大众的口味和审美观念。类似的题字也不少,比如饭店、药店和药品品牌、烟酒等比比皆是。就兰州车站的“兰州”这两个字。虽然不一定说的上是国家级别的书法家的题写,但书法水平不算低。明显带有颜体风格和地方风味。关键是具有最佳的广告效应。否则可能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在关注谈论这个问题或现象。

但就图片效果看,和整体的建筑环境还是慢协调的,虽然书风不算唯美。“兰”字的写法虽然不长见,但也并非空穴来风,是自己生造的,点画线条形质也非常好,特别是和广场前的“马踏飞燕”的地标建筑也能相映成趣。有个性有特色,是一幅非常成功的雅俗共赏的书法艺术题字作品。这是从使用和地方特色甚至商业化的经济意识、地方文化意识方面来看待这种现象。下面我们在结合“兰州”这件书法作品欣赏一下历代关于兰字的书法作品。

关于【敦煌汉简书法怎么写】和【敦煌博物馆标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标签: 书法 敦煌 汉简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