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字数少怎么排,什么是集字创作?
集字创作就是选一首诗(或其它内容),在字帖中找出相同的字,按一定的章法写成的书法作品。没有的字参照一下字帖中的偏旁部首和相近的结构字。按照自己对字帖特征的理解,写出帖上没有而又符合该字帖特征的字。
把字帖中单个字组合放在一起,改变了原帖的章法布局,容易造成行气不足,生硬现象。如何改进呢?
其方法是对临原帖和集字创作反复训练。交替进行,多领悟原帖风格特征,气韵章法,尽量在精神韵味上接近原帖。
简牍书法基础入门?
简牍书法的基础入门
一是线条美。汉简具有不规范的线条特色,同时这一特色也体现出其自由率真的特点。在简帛书中,我们可以发现其字形的起笔和收笔都比较自然,笔画中也不会表现出太多的动作。在后世论中所提到回锋、中锋等,在汉简中依然是各式各样,并没有表现出非常的标准。此外,汉简的线条变化也比较丰富,一画之内就会有轻重粗细的变化,字的点画之间也会存在着呼应对比,进而达到美观和谐的效果。因此,在我们临摹这一时期的字体时,必须要把握好线条本身的节奏变化。此外,字势节奏的变化在作品中也应当被注意到,只有这样才能将临摹作品看起来更加的尽善尽美。
二是章法美。汉简常有不受限格所囿的排列,虽然每一简有字数限制,但时有变化。汉简章法是以符合实用为目的书写格式,审美追求在于其次,但其章法的完美性使后人赞叹不已。究其原因,首先是满构图,由于受简面空间限制,空白都得到充分利用,如同篆刻印面的章法,很少有与点画不发生关系的多余空白;其次是留白,一种是串绳处的留白,这是功能性的空白,一种是主笔和副笔线条之反差造成的留白,大多存在于字间,还有数字性留白,在句首、句尾或两句交接处。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居延汉简中个别字的笔画,常有纵向夸张的延伸,启发后世今草某些纵向张扬的用笔。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一篇的结尾一字的末笔。一方面由于简上还有空余,另一方面也表示内容至此结束。这一规律性的写法,有助于学者确定散乱简册之次序。这种加粗笔画中的渴笔加上书写的流动感使章法布白虚实相间、天真自然。此外,汉简书写的环境氛围不允许书写者正襟危坐、四平八稳,往往时间紧迫,需要速成。这种“急就”反而使简牍书法表现出自然生趣、粗犷朴实、恣肆古拙之风貌。
三是结构美。汉简的结构丰富多姿,有着天真烂漫活泼动人的情趣、雄强夸张的笔势、简捷率意、变化多端的章法,特别是结构看起来具有戏剧性。
练习榜书用什么纸张好?
用报纸,经济实用,地砖也行,有钱用好纸,没钱想办法,要多写,敢写,一直坚持
为什么很少能写出怀素的线条来?
要写出怀素草书的线条,必须中锋写出圆劲的笔画,即具有力感的锥画沙线条,否则涂鸦而已。
很多人喜写草书,但既不知怀素是怎样写的,即不知怀素草书笔法。又不知中锋以后还要圆劲,即笔画力透纸背、入木三分。写出的草书线条如果软弱如草绳,草书的模样写得比怀素的草书好看也无用。
怀素的草书是在请教了颜真卿以后才得笔法的,颜真卿说用笔要写出屋漏痕,怀素这才如梦方醒,大呼:得之矣!
为什么怀素会猛醒狂叫?因为颜真卿看了他的书法,才对症入药的。原来怀素和尚因无钱买纸练字,摘取芭蕉叶当纸。试想蕉叶光滑,留不住笔,笔画必然单薄,不能沉厚,状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所以鲁公才对他说何如屋漏痕。
草书要写好,不能随意涂。何如屋漏痕?试看下面图。图1怀素草书,其余拙作:
关于【书法字数少怎么排】和【什么是集字创作】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