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积累书法审美经验,学书法的窍门是什么?
学习书法,我觉得坚持是前提,一定要坚持,千万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至于窍门,我觉得没啥窍门,倒是有几个个人的看法,可以参考一下:
一,找个好老师。有个好的老师指导一下可以让你少走弯路,但是功底还是得靠你自己勤奋练习去打基础,老师能告诉你怎么去练习控笔,但是不能让你直接就会控笔,老师能告诉你怎么起笔行笔收笔,但是不能让你直接就一步做到位,所以找个好老师指导加勤奋练习;
二,读帖。多读古帖,字帖里面的文字内容,用笔技法,篇章布局,字形结构,风格等,都要去用心去读,用心去感受;可以考虑一下一个比较多人用的APP:不厌书法。
这个是打开首页界面,可以搜索你所选定的字帖里面的字;
这个是所选定的字帖单字在格子里,格子可以多种形式切换,比如田字格,米字格,回字格,空白格等;
这个是所选字帖的整页界面,左右滑动即可翻页,可以两个手指拉来放大页面;
这个是工具界面,里面会有各种字典供你查字;
这个是个人页,里面会有各种名家名帖供你查看学习。
三,临帖。临古帖,临古帖,临古帖(重要的事说三遍),千万不要自己写自己的,完全不临帖,字帖是你的第一老师,指导老师能的作用在于引导你正确的去练习。现在的书法大家多数是从古帖里面出来的,所以建议直接学习古帖,从古帖中吸取精华;
四,专一。挑一本自己喜欢的字帖,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后专注于学习这一本帖,不要朝三暮四,今天听别人说那个书法大家的哪本帖好,然后就换,明天帖谁说这个书法大家的帖好,然后又换,这样子是非常不利于你的学习的,把选定的一个帖学习透彻一些再考虑更换字帖继续深入学习;
五,坚持。学习书法是一个煎熬而漫长的过程,不要带有功利性去学习书法,不然很容易受挫或者坚持不下去的。比如去参加比赛,不要因为落选了就很受挫很气馁而打退堂鼓,也不要想着学习书法挣大钱,在你没有达到一定级别前,别指望它能给你带来大量的财富,即使很煎熬,选择了也要想办法坚持下去,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下面是一些我平常使用的时候查字的截图:
如何选择行书的作品学习?
如何选择行书范帖
学习行书首先需要临摹,临摹需要范帖。历史上行书家很多,他们留存下来的作品极其丰富,究 竟选择什么样的帖来临摹,选帖有无原则和标准?回答应该是肯定的。选择范帖的原则和标准应该 是:
1.所选择的范帖要适合练基本功。有人说,选什么古帖都可以练基本功。这话似乎有些道理, 其实不然。古人的书法各有特点,专长也各异。有的个性较强,有的基本法度较扎实。起初学习不 宜选个性太强的书家作品,而应选基本技法较扎实的书家作品临摹。从前面有关行书发展沿革的介 绍中,可以看出历史上著名行书家差不多都学过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唐以后的行书家,除学“二 王”以外,也学唐的虞世南、欧阳询、李北海、颜真卿。以后的人也有学五代的杨凝式,和宋的苏、黄、 米、蔡以及元、明的赵孟頫、董其昌等人。可见这些人的作品适合或者说有利于练基本功。特别是王 羲之的《兰亭序》、《圣教序》,是最适合初学行书学子们练基本功的。
这两帖的字都是标准的行书体, 法度严格,每字单独存在,无上下牵连。不过这两帖可先临《圣教序》,此帖字数多,扩大了《兰亭序》 字的范围。古今都有人认为,应先临摹《圣教序》,因为它是集成的,理性多,容易入手,而《兰亭序》则 注入感情多,点画活泼,难度较大。熟练地掌握这两帖单字的结体、笔法、章法,就为以后的发展打下 扎实的行书基础。
2.所选择的范帖要适合自己的个性和兴趣。自然,对初学行书者来说,这点还是其次的,因为 初学者对自己喜欢那种风格,是否适合自己的审美兴趣还是蒙眬的,还没能辨别得很清楚。这时候 的创作,也只是模仿性的习作。但随着对范帖的理解和对其技法掌握的熟练程度,单一的模仿性创 作就不够了,就要更多地渗入自己的意趣。为了自己的创作手段更丰富,创作出质量更高的作品,你就得多方面地吸取,就要扩大临摹范围。到此时,即要从你的审美兴趣和创作需要出发,去选择范帖 进行临摹,去读帖,去研究,掌握前人的创作经验,为我所用,这样选择的范帖就适合自己所追求的 审美兴趣和个性了。
3.所选择的范帖最好是字数较多、笔画清晰的拓本或影印本。现在粗制滥造的、一翻再翻的印 刷品太多,有的甚至临摹起来连字画走向都看不清楚,那就会在临帖时造成很大的困难。特别是行 书作品,在使转连带过程中,线条比较细,经过拍照、制版、印刷等工序,往往受到很大的损失。所以 选择范帖时,无论如何要选一本早期拓本或印得较精细的影印本作为范帖。如果一时找不到,临摹 时就要多观察、多研究,要看出问题。如拓本,即使如《淳化阁帖》等名帖,有些字在运笔走向的笔顺 中还有明显的错误。墨迹帖本中当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但会产生连笔时连丝被印没有了,尤其在 线条交错处,连笔线条印没了,也会造成笔误。所以对选定的范帖,在动笔以前必须下一番读帖的功 夫,多观察研究之后再下笔。
书法课程目标及特色?
我个人认为书法课程目标首先是规范书写习惯。学习和掌握硬笔、毛笔书写汉字的基本技法,提高书写能力,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其次是艺术鉴赏。感受汉字和书法的魅力,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
第三传承书法艺术、创建书法特色。激发热爱汉字、学习书法的热情,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感。
书法如何做到不俗气?
不俗是一种个性,也是一种感觉!
达到普通的不俗是通过学习。学习品味,就像穿衣带帽一样,追风似乎很时尚,不一定有品味,有品味的人不一定会跟时尚!所以,首先向有品味的人学习如何打扮自己。
但是,学别人也有俗的嫌疑!真正不俗的是有自己的路,也就是走个性的路,按照自己的审美设计自己的穿着才是真正的不俗!
所以,要想不俗,需要培养一种性格,与众不同的性格,拥有这种性格的人不会人云亦云,不会随波逐流,观察事物与了解事物也一定有自己的观点,这才是真正的不俗!
学习书法需要学习前贤的法贴,每个法贴都有不俗的成分,不是我们刻板地学习古人的不俗,而是通过学习古人的不俗,知道自己如何才能做到不俗。
不俗不是某一种固定的模式,不是不俗的东西永远不俗,不俗是特立独行,就像王羲之,千古以来无数人学习王羲之,可是没有人能真正掌握王羲之的精髓,这就是不俗,而有些书法乍看不同寻常,可是很容易学,一学就普及,然后人人都能这样,这是什么?俗啊!没有技巧,没有深度,何谈品味啊?
不俗是一种个性,更是一种感觉,不俗是审美品味的升华,学会用不俗的眼光看世界,你自然是品行卓荦,气韵不凡!
关于【如何积累书法审美经验】和【学书法的窍门是什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