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习武术书法,普及书法教育与书写美能力是提升中国人精神的最有效良方吗?
说是最有效的方法有点过,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积淀不止在书法一方面。提升国人精神最有效的方法,除了书法,还有中华武术、传统乐器、古诗词、国画、美食等等,所以说提升国人精神,名族文化自信的方法不止书法一面,一个名族一个国家的精神特征是个综合体,不止是一方面。
书法讲究什么?
写书法时讲究入静,讲究凝神静气。
唐代著名书法家虞世南练书法时就讲究"收视返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入静可以培养人们的耐性,克服急躁心理,久而久之,可起到修身养性的作用,对身体健康大有裨益。
练气功就讲究意念,讲究平心静气、全神贯注、排除杂念,在这一点上,书法与气功的养生方法非常相似。有资料统计,"历史上欧阳询、颜真卿等大书法家平均寿命79.2岁。""明清两代著名书画家(书画相通)同高僧比较,28人中,书画家比高僧长寿12.7岁。" 这说明,书画家的寿命比高僧还要高。因此说,练习书法,实在是一种修身养性的绝佳运动。
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件瑰宝,这在西方文化中是没有的,就像中国武术,中国京剧一样,举世无双,更显其稀世价值。
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把中国书法也作为汉语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补充进去。目前"汉语学习热"在海外不断升温,但是,很多外国学生反映学写汉字是他们最难的地方,有的学生想放弃写字,干脆用电脑来进行打字。因此,介绍一些中国书法,可令外国学生对中国书法耳目一新,以提高外国学生学写汉字的兴趣,对中国文化有更深刻地了解。
书法修身养性,相信这是外国人无法理解的,这也是为什么一些书法家都是一番仙风道骨的感觉的最终原因了吧。
悲鸿先生说:书之美在德在情。书法的美在于体现书法家的情操、人格,需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古人称书法为心画、心迹、心法等等就凸显了一个心字,包含学识、才情、理想等等。
每个书法家都应有独特个性、人格,当代书法大师太多,亦步亦趋吃人家的就有皮厚之嫌了。每个书法家的心迹、心画能一样吗?用心所得的特有感情,节奏是任何人不可重复的。
你会让孩子学习武术吗?
我会让孩子学武术。
文武兼修一直是国人的一种理想人生,但是到了最近几年,武术越来越被其它武道挤压,这很让人困惑,归根究底是武术的改革没有适应社会的需求,并不是武术本身不好。仅从武术的角度来说,国家不重视,竞技武术一直是各领导主抓的重点,套路与散打各自代表不同的领域独自发展,民间武术自由发展,没有政策扶持,不否定也不肯定,虽然保存一些原貌,但没有与社会与时俱进,反观跆拳道这样的韩国武技,是政府,商业、武者共同探索的成果。把社会对孩子教育的需求融入跆拳道,比如礼仪贯穿在运动中、适当的运动量恬到好处的吃苦、舞蹈性的操类娱乐性、考段位的成就感,不用拳法、摔法,保证安全性。
反观前期的中国武术,训练单一化,动作难度大,运动中没有更好的迎合学生的心理,家长的需求。
但时我相信未来中国武术还是有发展前途,首先武术的本身实在非常有魅力,再就是国家经济发展后,提倡文化是大势所趋,武术在身体练习过程中,不仅是锻炼身体,提高速度、协调、灵敏等外在的身体素质,还能从中体悟到更高的、独有的中国传统文化,举例武术套路的美,
一 武术套路对中国传统文化重‘道’特色的体现‘道’原意道路,引申为规律,或程式。中国是农耕社会,长期固定生活在一个地方,从而形成于西方社会以‘个人’为本位的完全相反的以‘家族’为本位的文化特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不能轻易地丢弃,要代代相传下去’成了中国人的一个特点。古代人习武之人之所以技击实战中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总结提炼,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编排,从而形成了简单的套路,这实际也是一种程式,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追求‘道’的一种具体体现。
二 武术套路对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特色的体现武术套路最讲‘内外兼修’不仅武术,像艺术,书法,戏曲,等民族艺术形式都讲究‘内外兼修’,武术套路动作千姿百态,在一个立体空间里完成数十个动作的点、线飞动,这种全方位的运动无疑更容易使各个协调动作由‘点’及‘面’进而形成‘体’。
三 武术套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阴阳辩证思想的体现一个套路演练自始至终包括无数的对立统一的矛盾变化,刚柔相济,虚实相间,身法吞吐开合,上下相随,充分体现了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转换,等等
写毛笔字为什么要临帖?
临习古帖,从先贤精典中汲取营养,是规范练习的捷径,避免误入自由体、江湖体的歧途
关于【如何学习武术书法】和【普及书法教育与书写美能力是提升中国人精神的最有效良方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