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书法要注重什么,书法练习时为什么要打字格?
初学对笔画长短位置没有概念,字大小也没有把握,有格子方便约束和参照,还有米字格回字格都是为了方便找对位置长短,有了基础后就该抛弃拐杖,不受格子约束,免得掉进状如算子的误区,没有格子的作品境界往往比有格子的高
请问我需要怎么练?
学书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如果你不懂得选笔、选纸、选墨水,我觉得你可以不用练书法了,你的书法肯定不能入道!用极端证明法证明这个问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给你一根筷子叫你拿去沾沾墨水就直接写字,你肯定会写得非常难看!写起来非常困难!当然你所使用的笔不会糟到这种程度,但是也可以糟到让你写不出好字!所以,选择工具非常重要,选择工具非常重要,选择工具非常重要!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一、古人怎么选择书法工具?书圣王羲之讲过,“弱笔用强纸”,“强笔用弱纸”。意思是说,笔如果很粗糙,就要写比较光滑柔软的纸;笔如果比较柔软光滑,就要写比较硬一点比较粗糙一点的纸;如果用很光滑柔软的笔写在很光滑柔软的纸,整个字写出来的效果就会轻靡无力;如果很硬很粗糙的笔写在很硬很粗糙的纸上,那么写出来的字就非常涩滞,很难看。
王羲之故居二、现代人应该怎么选择硬笔书法工具?对于硬笔书法呢,你使用的钢笔、中性笔、圆珠笔等如果比较光滑流利,那么你选择的纸张可以粗一点,然后底下垫底的可以用个硬板;如果你使用的笔比较硬有点粗糙,并不光滑,那么你选择的纸可以光滑柔软一点,可以在纸张下面多垫一些比较柔软的东西,比如一些糙纸。
钢笔怎么选,中性笔怎么选,圆珠笔怎么选?其实,这是现代科技问题,你尽量去网购平台选购书法专用笔,鞋子合不合脚只有你自己的脚才知道,现在的书法笔琳琅满目,各色各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可供你选择的种类实在非常繁多,你可以多去试试几种,哪一种比较顺手就选哪一种。
硬笔书法笔至于纸张,也是网购书法专用纸,有练字专用纸,也有书法创作专用纸,硬笔书法创作专用纸,有很多帮你打好格子的,画好边框的,再纹色加图案的,看起来很美观,如果你要参加比赛就选择书法创作专用纸。当然这样的纸张一般都非常厚,有的比较光滑,也有的比较粗糙一些,你根据感觉自由选购。
书法创作纸还有就是墨水,如果写钢笔字的墨水太浓,那么你写的字会很涩滞,写起来像是瘦骨嶙峋的,很难看,而如果墨水太淡,你写起来会感觉不像字,感觉不到字的味儿,你也很难写出粗细变化,至于书写效果怎样,你需要自己体会自己选择,选择你最顺手的一种。
三、选择什么硬笔字帖?然后就是选帖,你要选择什么字帖?我给你推荐2位硬笔书法家:
王正良书法1.实力派:王正良,他曾经是《钢笔书法》社的总编辑,王正良的硬笔书法艺术水准非常高,他的硬笔字高深莫测,点划变化无穷,笔法字法非常丰富,可以学习借鉴之处非常多!你要是想在硬笔书法比赛中获奖,他的字对你很有用。
田英章书法2.实用派:田英章,他曾经是国务院的高级写字员,老一辈硬笔书法家,不过他既然注重了写字的实用性,艺术性就不能兼顾,他的艺术水准并不高,他的字过于规范标准,缺少变化,艺术性就不强大了,但是作为实用性,他的字非常秀气非常漂亮,而且非常大气,学他的硬笔书法,可以写得一手漂亮字。你要是想写出一手令人羡慕的字,赢得尊重,而且可以在工作单位和各种场合的抄抄写写工作中一展自己的风采,那么学他的字很有用。
初学毛笔字如何选择字帖?
初学书法还是以唐朝四大家为主。他们是颜欧柳赵。因为四大家的楷书法度严谨、气度不凡。
颜体书法,有敦厚雍容之感,而且颜真卿的性格,心胸宽广,豁达。欧体则有严谨险峻之感。柳公权的书法风格则有遒劲秀俊之感,就像我们建筑的高楼大厦,很有骨力。赵孟頫的书法风格则有流畅妩媚之感。除了楷书,还有篆隶行草。篆隶有古拙朴厚之感,而行书草书的线条更是变化莫测,意态万千。更能发挥线条极具节奏和旋律的表现力。学习书法时也可以先学习楷书,也可以直接学习草书。楷书最难学,要经过长年累月的临帖学习,才能有所成就。但是书法的最高境界是草书,因为草书极具美感,而且能够直接反映出学书者的性格。如粗犷豪放,含蓄蕴藉,恬静沉稳,苍劲古拙,飞动流畅,庄重严谨,俊秀飘逸,潇洒奔放,雄壮威武,枯色古朴,险峻峭拔,酣畅淋漓,空灵舒朗,怪异奇特,超凡脱俗等等之美。
学习楷书,我的建议还是先从颜真卿的楷书学起。因为四大家之中他的楷书成就是最高的,而且学书者甚多。颜体书法无论写蝇头小字或者写榜书都非常合适。这也是我学书30多年来的一些经验。当然了,其他三大家的书法造诣也是非常高的,也要根据自己的性格去选择。
想写字就一定要有一只好的毛笔。颜体则适合用羊毫来写,其他三大家适合用于狼毫或者兼毫来书写。行书草书则适合用长锋羊毫来书写。练习中,字的大小控制在3~10厘米左右合适。因为练习书法会消耗相当多的纸张,所以我们练习的时候可以选择专用的练习用纸,也就是毛边纸,这样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便宜的。我记得我刚开始练字的时候,因为家里条件不行,所以当时练字选择的纸张也非常有限,你像烟盒呀,还有报纸呀,甚至秋天的树叶,还有水渠中的水泥板都没有放过。
练习书法可以陶冶人的情操,锻炼人的意志,当然了,练习书法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浮躁、孤独的情况。那么这时候出现这种情况,就要出去走一走和亲朋好友聚聚,扩大自己的视野,听取别人的一些意见。要记住,艺术源于生活。
既然选择了书法,我们就要有恒心的去坚持,写着写着我们就会爱上它。既然你坚持了,孩子就会以你为榜样,朋友会赞美你,领导会重视你。书法所带来的好处是无穷无尽的,让我们在书法的海洋慢慢遨游吧!
为什么现在的一些中小学都不重视书法练习?
书法,是中国及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过的周边国家和地区特有的一种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
书法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读书写字是中国文化中的优良传统,中国汉字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开始以图画记事,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成了当今的文字,又因祖先发明了用毛笔书写,便产生了书法,学习和掌握中国文化思想的精华,能够以学益志,以学修身,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生活情趣和陶冶性情。古人云:“字如其人,相由心生。”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从爱国、处世、修身三个层次概括凝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
因此通过《纲要》我们看到好多人对此有误解,纲要并不是要在课堂恢复书法这样等代表传统文化的一些艺术载体教学,学习传统文化的目的是要中华民族的情感认同,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而传统文化的范围很大,书法仅仅只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我认为在中小学推行书法教学是不现实的,也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原因有三。
一、时代发展的变化
我们的祖先从象形文字发展到现代文字,是从最初的复杂到容易辨识和书写、记录方向发展,书写工具我国直到民国基本上是毛笔书写,钢笔进入我国比较迟,大概在1840年前后,而普及大约在1925年左右,主要在上流社会比较普及,当时钢笔的成本相对昂贵,成为当时有钱人现阔的象征,就像怀表一样。完全普及大概可以推算为1935年左右。因此,我国使用现代书写工具大约是近代的事情,之前一直是使用毛笔,另外清代及以前我国的教育与现代教育内容也很大不同,古人基本围绕四书和五经为主,主要在写文章,古人在学习过程中写字的过程中也练习书法了,相对于能进学堂上学的人也少,因此古人文盲很普遍。
进入到现代社会后,我们的教育内容已经与古人不同,我们现在已经以数理化等现代知识教育体系为主了,在实际生活学习中也不再需要用毛笔去书写了,毕竟毛笔书写效率不高。书法现在已经变成了一门艺术,爱好者可以学习之,不爱好者不必强求之。古人的书法能够写得很好与古人一辈子都要毛笔去书写文字,因此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书法水平,但是现代人已经回不到那个时代了,因此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征。
二、书写方式的变化
进入现代社会后,钢笔、签字笔、水笔等现代书写工具的发展,提高了我们的书写效率,对于现代社会的知识量来说,用毛笔书写效率太低了,再加上电脑的普及,毛笔的使用空间几乎没有了,因此如果要在中小学开展书法课是不现实的,几乎年轻一代的教师没有几人能教授书法,要去培养书法老师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
书写方式的变化是不可逆的,时代发展也是不可逆的,如同中国传统国粹京剧一样,受众越来越小,虽然我们惋惜,但没必要强求,因为书法不会灭失,因为我们有很多书法爱好者。
三、学生的负担
当代教育在品德思想教育之外,最重的学习任务是数理化文等文化课,艺术课有美术、音乐的课程,学生的负担已经很重,教育部一直在给学生减负,如果我们再加上书法课学习,负担更重,其次书法课是见效很慢的,古人学书法写字基本上天天都在写(其中读书必须用毛笔写),如果我们开设书法课,也就一周能开一两节课,课下学生还是用现代书写工具写字,其实这样也是没意义的,可以说浪费时间,还不如把书法课留给社会培训机构,让有兴趣的孩子去学,这样岂不更好。
一些传统艺术都存在时代传承问题,时代在进步,只要汉文字不灭,书法就还在,我们为传统艺术传承奔走疾呼的艺术家学者们致敬,你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时代是不可逆的,有些东西我们是找不回来的,但是我们传统文化精髓还在,这也是国家《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出台的目的。
插图来源于网络,仅作为文章说明学习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关于【练习书法要注重什么】和【书法练习时为什么要打字格】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