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体书法都是哪位大家,史上唯一被诛十族的方孝孺?
既然问道方孝孺的书法,那么咱们只论书法。
以现在人的眼光看历史人物,我们会由衷的敬佩那些忠诚、坚定、有气节的人杰,叹息那些为了道德和操守而殉节的人。
方孝孺的书法,值得了解。
小楷他的《默庵记》,以小楷书写,俊朗圆融,彰显出他的和雅平正之气。
方孝孺书法《默庵记》,全小楷写成,共32行,作于洪武十八年,方孝孺时年29岁。
此卷是方孝孺替会稽俞姓友人之斋室而记。令人不解的是,后九行为同邑知交王修德补书。什么原因,却无从考证。
帖后有方孝孺的行书题跋:“余不善书,偶得佳纸,录此文未终篇,辄弃去,王君修德见而足之,珠璧在后,鱼目奚所发其光邪?乙丑五月二十七日,孝孺戏题。”行文间,文人雅士谦谦君子之性情,跃然纸上此小楷取法正宗,博采众长,且不失个性品质。
用笔以唐人为法,吸收了虞世南《孔子庙堂碑》的笔法间架,提按分明,线条骨力深得柳公权清峻瘦硬之精神,劲挺精微,充溢正直之气。
通篇小楷俊朗圆融,一派和雅平正之气。此书正如其人,外表沉静寡欲,而性格极其刚烈耿介,有俨然不可犯之色。
行草他的《深虑论》是一篇史论。
此篇方孝孺行草并用,一气呵成,而这一篇文章也被誉为“大家之作”。
除了书法造诣外,这篇文章的文笔造诣也是很高的。
他列举历代兴亡的史实,指出历代君王仅仅片面地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而忽略了另外一些被掩盖的问题,但却将原因归结为非人智能所虑及的天意。
“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目的在于给明代统治者提供历史教训,使之“深虑”长治久安的道理,并采取相应的办法。
本文系针对明初的政治形势而提出的治国方略。明代建国后,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巩固和加强统治,曾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从而在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
但是,在“盛世”之下决不能掉以轻心,要注意潜在的危机。作者就历代兴衰的史实,提出了有关长治久安的积极性的建议。
明太祖死后,其孙建文帝即位,由于和某些亲王产生了矛盾,终于导致了“靖难之变”,方孝孺本人也死在这次动乱之中。
从这一点来看,作者还是有一定的预见性的。
第三段是全文的总结,作者再一次点明全文的主旨。
由于思想上的局限性,作者对“天道”的理解还带有一定的宿命论的色彩。
“不可以谋天”的提法实际上就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尽人事以听天命”的消极态度。
你如何评价被称为四川欧楷第一人的王砥如的书法?
对于这个问题,我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欢迎大家提出不同的观点,我们共同讨论!
王砥如是四川籍的一位非常有名的书法家,他习楷50年,对于欧楷情有独钟,他特别钟爱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花了很多功夫临写。
王砥如老先生临写的欧楷我觉得十分成功,历来学欧体者代不乏人,从历来学欧者我们可以看出,没有一个人能和欧阳询写得一模一样,但这并不妨碍历代书法家将欧体写出神韵,事实上,一味地追求和欧阳询一模一样是不可能的,只能说学他的特点,向他靠近!而王砥如老先生无疑是做到了的,看他写的欧楷,在结构上自不必说,可能很多人质疑笔画的精致度和欧阳询书体的那种险绝程度。
试问质疑的人能有这般水平吗?老先生写了几十年字,不可能不明白欧阳询的书体特点,但他为什么没有一味地追求欧阳询的那种精致度?那是因为老先生在临写过程中,把握了欧体的特点,然后融入了自己的审美,我觉得这对于学习书法来说是好事。
以传统为根本,不要把路子走歪了,再融合自己的审美情趣,写出自己的内心,有何不可呢?至于这个“四川欧楷第一人”只不过是一种赞美罢了,谁也没有真正去把四川的书家逐一对比,况且,真正的书家是不会把这些虚名挂在心上的。我们看一个人的作品,首先应该看到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不足,而不是一上来就指指点点,我认为这是一种不尊重人的体现,也还没有入书法之门!王老先生年近九旬都在书写,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敬佩吗?所以,要尊重每一个认真写字的人,尤其当自己水平不如人家的时候,更应该谦虚谨慎。被称为“四川欧楷第一人”这说明王砥如老先生的书法是得到广泛认可的。况且他的书法水平摆在这里的,这一手字都不算好字的呢?那什么才叫字呢?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大家留言,感谢关注!
书法四大家有谁?
是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和赵孟頫。
1、颜真卿是唐朝名臣、书法家,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其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
2、柳公权是唐朝中期官员、书法家、诗人,书法以楷书著称,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吸取了颜真卿、欧阳询之长,溶汇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
3、欧阳询是唐朝大臣、书法家,欧阳纥之子,书法于平正中见险绝,号为“欧体”。他在长期的书法实践中总结出练书习字的八法,欧阳询所撰《传授诀》、《用笔论》、《八诀》、《三十六法》等都是他自己学书的经验总结。
4、赵孟頫是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官员、书法家、画家、诗人,其书取法钟繇、“二王”、李邕、赵构等,于篆、隶、真、行、草诸体皆擅,尤以楷书、行书著称;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书。
什么是的欧体毛笔?
沒有專門為歐体定製的毛筆!基本上是根据個人的書法水平,習慣使用毛筆。各种毫,就不多説。毛筆大致分三種,較軟的純羊毫。半軟半硬的兼毫。較硬的狼毫等,較硬的還有豬豪、鼠毫,這類筆品种較多!也沒有規定説寫什么體,非要用什么筆,関鍵看功底!初学者,个人建議用純羊毫!掌握到一定程度,所謂的力透紙背。
至于歐體毛筆字,是唐代書法家歐陽詢寫的楷書。清秀蒼勁有力。端正漂亮大方。初學者可以用兼毫和狼毫寫比較容易上手!
关于【欧体书法都是哪位大家】和【史上唯一被诛十族的方孝孺】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